2025年8月22日,2025排排网全球·首届对冲基金颁奖典礼暨家族办公室颁奖典礼在香港成功举办,现场汇聚全球知名投资机构、家族办公室代表及行业精英,共谋全球投资新未来。
本次活动由排排网全球主办,排排网集团、私募排排网协办,中信证券基金服务特别支持,吸引了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国际市场的百余位行业精英参会。从主办方致辞、权威奖项颁发,到获奖机构经验分享,再到深度圆桌对话,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精彩纷呈,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在第二场圆桌论坛“破局前行 -AI技术涌现、差异化策略与香港募资新路径”中,中信证券基金服务(亚洲)总监秦亮亮担任圆桌主持。岚湖基金(香港) 创始合伙人廖韬,前沿资产(香港) 创始人、CIO陈家馨,Attention Research(倍漾香港)董事长冯霁,大岩资本(香港)CEO Benjamin Pollock,沁源投资COO赵嘉阳等多位资深对冲基金管理人,围绕AI赋能投资、出海策略优化及香港市场募资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他们在投资领域的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
以下为嘉宾的精彩观点
岚湖基金(香港) 创始合伙人廖韬就建立投资人信任与募资策略分享见解。他认为,新兴管理人要快速建立投资者信任,相对有效的方式是依托专业平台完成尽调与产品上架,提升透明度和合规性。“把自己产品的风控、稳定性做好,反而更容易被市场发现。”他坦言自身团队风格偏保守,更注重长期业绩而非频繁路演,但通过第三方背书和持续稳定的输出,逐渐赢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岚湖基金(香港) 创始合伙人廖韬
在AI应用方面,廖韬表示自今年初部署本地神经网络模型后,团队在利率债交易、现券与国债期货套利等方面效率显著提升。“AI帮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60-70分的专业水平,大幅缩短了学习与布局周期。”廖韬说到。
对于香港市场,他指出海外资金属性更长久,允许更大回撤,且香港市场提供丰富金融工具与成熟监管框架,尽管成本较高,但长期运营效率与收益增厚可覆盖支出。他认为,在香港做海外业务,公平的税收环境与便利的金融工具是其重要优势。
前沿资产(香港) 创始人、CIO陈家馨分享了对AI技术在量化投资中应用的看法。他回顾了早期在实验室使用机器学习的经历,指出AI在量化投资领域并非新鲜事物。随着时间推移,AI的发展为量化投资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从研究助力到直接融入投资流程,AI的应用层次不断加深,能够提升投资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他也指出,优秀管理人未必需要“深度押注 AI”,部分机构凭借扎实的传统投研框架,仍能实现出色业绩,AI的核心价值是“赋能现有流程”,而非“颠覆原有体系”。
前沿资产(香港) 创始人、CIO陈家馨
在香港市场策略布局上,陈家馨表示,香港市场的特殊价值在于“中国资产全球定价平台”定位,单独看港股流动性不足(仅50-80只标的适合量化),但结合A股构建跨市场组合能显著提升策略容量。公司采用“港股为A股增强”模式,重点配置两地上市的优质中国企业,利用价差波动创造超额收益。同时,他提到也在推进“海外资本投回中国”,契合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资产兴趣提升的趋势。
Attention Research(倍漾香港)董事长冯霁对AI技术在量化交易中的变革作用表示乐观。他认为,AI在过去十年中已经颠覆了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发展,量化交易也不会例外。在倍漾内部,AI技术的发展使得量化策略的工艺流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传统的因子、信号、模型、策略分工模式转变为搭建机器学习系统,端到端地解决问题。AI技术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已经跨越了“恐怖谷效应”,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冯霁强调,未来AI将成为量化交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像电脑在90年代一样,AI将融入每一个量化交易公司的血液中。
Attention Research(倍漾香港)董事长冯霁
对中国管理人出海的建议,冯霁表示,中国管理人出海应注重将全球资本引导回中国市场。“中国私募管理人出海有两个维度,一是拓展投资范围,涉足其他国家市场,二是出海募资,吸引全球资金配置中国A股市场。 接下来的十年,第二个维度可能更有意义,并成为新的趋势。”
大岩资本(香港)CEO Benjamin Pollock就新兴管理人募资信任构建提出见解。他认为新兴管理人规模小、成立时间短,面临信任度低的挑战,但也有独特优势。新兴管理人具有新心态,更愿意接受新事物,能抓住大规模管理人难以捕捉的机会;新兴管理人在与投资者沟通时更具优势,可以提供更透明的信息,并且在费用上相对灵活。
Benjamin Pollock也强调,新兴管理人需在发挥优势的同时,要重视中后台建设与文化培育。制度化流程与团队文化等 “软性能力”,是适应市场变化、长期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也是投资人长期青睐的核心要素。
大岩资本(香港)CEO Benjamin Pollock
在出海策略选择上,Benjamin Pollock 指出大岩资本 2018 年在香港设办公室,出海核心是 “海外募资投 A 股”,而非转向美股等海外市场。量化行业虽竞争加剧,但全行业超额收益与信息比率仍保持稳定,未出现“过度竞争导致收益衰退” 的情况。大岩选择出海是基于长期全球化战略,而非规避境内竞争或追逐海外机会,核心逻辑仍是看好 A 股市场的超额收益潜力。
沁源投资COO赵嘉阳分享了AI技术在股票多空策略中的应用经验。他指出,公司主要采用股票多空策略,注重基本面研究,对产业链覆盖要求较高,投资决策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因此公司今年致力于在投研体系中引入AI,希望借此有效提升投研效率;同时,通过将分析师的研究逻辑植入大模型,可实现数据处理和推导的自动化,让AI不只是信息的搬运工。他还提到,参与AI项目还能帮助公司构建AI领域的深度认知,反哺于公司在相关行业的投资研究。
沁源投资COO赵嘉阳
赵嘉阳还分享了公司出海的实践经验与感受。他指出,公司在管理人出海后,接触了大量的海外机构投资者,“海外机构投资者更偏好低波动低回撤、流动性佳、能带来长期回报的产品,对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和机构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透露,管理人出海的两年,也是沁源基金管理规模快速增长的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