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香港保监局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内地客户在香港投保的保费高达468亿港元,同比激增4,576%,已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434亿港元)水平。(数据来源: 香港保监局,仅供参考)
香港保险的热度持续了近十年,这背后无疑反映了它满足了广泛客户的需求。
许多人不禁要问,随着国内保险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是否还有必要专程前往香港购买保险?
这个问题实际上引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当前,哪些人更适合购买香港保险?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香港保险的适宜人群分析
市面上关于香港保险适宜人群的讨论颇多,但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只有资产和身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才适合购买。
实际上,在现实中,有很多了解香港保险利弊、年交保费并不高昂的人士,仍然选择购买香港保险。
因此,判断香港保险的适宜人群,应当基于理念需求而非简单的资产身份划分。我们将适宜的客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需求:
1. 寻求更高保障水平
对于那些对保险保障、条款、理赔范围有特殊要求的群体来说,香港保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香港保险在保障方面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部分客户的高保障需求。
例如:
- 定期寿险、重疾险:国内产品免体检保额相对较低,而香港的同类产品免体检额度可达500-1000万港币,重疾险也能提供数百万港币的保障无需体检。
- 医疗险:内地产品尚无法提供“终身续保”保障,而香港的医疗险大多将“终身续保”明确写入合同。
这些特点吸引了许多客户选择香港保险。
2. 追求更高预期回报
对于那些以收益为首要目标、追求保单高预期分红的群体,香港保险同样具有吸引力。
香港保险的高预期回报是其热门的重要原因。无论是重疾险还是储蓄险,长期来看,其预期回报可能远超所交保费。
这种特性适合那些担心通货膨胀导致现金价值下降,希望未来能获得更高保额或现金价值的客户。
3. 财产传承规划
对于考虑财富传承和代际规划的群体,香港保险提供了更多选择。
由于两地金融监管体系不同,内地保单在财产传承方面的设计相对有限,而香港保险则提供了更多创新和灵活的解决方案。
例如:
- 更改被保人功能:允许保单世代传承,同时收益持续累积。
- 保单拆分功能:适合多子女家庭,可以灵活分配保单。
- 简易信托功能:按被保人意愿支付保险金,防止受益人挥霍。
- 锁定分红功能:在分红良好的时期,可以选择锁定收益。
4. 资产分散配置的追求者
对于那些有着资产配置需求,尤其是寻求多币种资产配置、希望降低风险的人群,香港保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近年来,疫情的影响、人民币的波动,以及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都使得许多客户对风险分散的意识有了显著提升。
香港保险以美元计价的特点,恰好满足了这部分客户的需求。香港作为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的国际金融中心,自然成为了国人进行海外资产配置的首选地。
例如:
- 一些高净值人群基于上述考虑,通过一次性或分期缴费的储蓄险,将部分资产配置在香港。
- 普通中产阶层对于美元资产或多地域资产分散有需求的人,也会选择购买香港的重疾险和储蓄险。
他们中有的选择在国内购买重疾险,而在香港购买储蓄险,也有很多人为子女在香港购买了重疾险和储蓄险,这两种做法都具有代表性。
5. 移民或海外教育规划者
对于有移民计划或者子女未来可能接受海外教育的人群,香港保险同样具有吸引力。
如果家庭计划让孩子出国留学或考虑移民,那么对于外币,尤其是美元的需求将是确定的。
香港保险的美元计价特性,能够满足这类人群的储蓄需求。即使未来目的地国家不使用美元,香港保险也提供了其他货币的选择。
如果定居国家尚未确定,可以先购买美元计价的保单,未来需要时再申请转换为其他货币(如英镑、欧元等)的权利。
综上所述,香港保险不仅适合那些寻求高保障、高收益和财产传承的人群,也同样适合那些希望资产配置多元化、有移民或海外教育规划的客户。
在选择香港保险时,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长远规划来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