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着对财富的集体性焦虑。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人群,许多人都曾在投资市场上经历过教训,从P2P到私募、基金、信托,甚至是一些地方的村镇银行存款。市场繁荣时,许多人失去了理性;而市场衰退时,留下的只有一片狼藉。
近两年来,中国内地的投资市场不仅股市和楼市表现不佳,其他投资渠道也前景堪忧,全年被套牢似乎成了普遍现象。
在当前连续降息的背景下,人们不禁思考如何才能稳稳地把握幸福。香港保险产品的出现,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
一、香港保险市场在亚洲占据领先地位
香港,作为与中国内地紧密相邻的地区,已成为内地客户投资海外资产的首选地。
保险业作为香港历史悠久的行业之一,其在亚洲的渗透率和密度均居首位,这一行业见证了香港近现代18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且至今没有发生过寿险公司的倒闭事件。
香港保险市场不仅在亚洲是最大的,而且吸引了众多国际保险巨头云集于此。
在全球二十大保险公司中,有12家在香港设立了业务,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完善的运营体系。储蓄型寿险产品尤其受到内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他们赴港购买保险的首选。
根据香港保监局发布的2023年保险业数据预告,内地客户在香港购买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高达590亿港元,同比增长了27倍,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也仅次于2016年的727亿港元历史最高纪录。
香港媒体曾这样描绘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的热衷:过去常见的奢侈品店前排队的内地顾客“长龙”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在英国保诚、友邦保险等大型保险公司柜台前,频繁听到内地顾客使用普通话或方言的声音。
二、为何众多消费者热衷于购买香港保险?
1.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与货币超发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然而,依赖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驱动的中低端制造业,以及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当前,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
近期,M2持续高位运行,可能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影响财富价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中产阶级的壮大与财富保卫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财富也经历了爆炸式增长。但是,国内股市波动大,债券市场表现平平,这些投资渠道未能满足居民财富增长的需求。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除了房地产市场,似乎难以找到更优更安全的投资途径。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护自己辛勤积累的财富。
数据来源:央行每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3. 高、中产阶级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
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和国际化的背景下,许多人有了全球投资、留学和移民的需求。根据理性的资产管理原则,资产配置应具有全球视野,在追求最大收益的同时寻找最安全的投资边际。通过多样化的货币、市场和资产类别配置,可以降低家庭资产配置的风险。
相较于海外置业、投资移民和其他海外金融市场,香港保险产品具有门槛低、收益稳定、易于理解等特点,因此成为了高、中产阶级进行海外资产配置的首选。
三、香港保险的显著优势包括:
1. 美元资产保单
香港保险以美元保单为主,理赔亦以美元结算,这为内地中高净值客户提供了海外资产配置的途径,同时规避了单一持有人民币可能面临的贬值风险。
2. 保费定价更具竞争力
香港作为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其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在制定保费时采用的死亡率 and 重疾发生率数据低于内地,使得香港的重疾险或寿险保单在亚洲范围内具有价格优势。较低的保费和较高的保障成为了香港保险的一大吸引力。
3. 红利收益可锁定
香港的多元货币储蓄型保险产品允许客户从如第15个保单周年日起(具体仍应视香港各家保司保单的具体条款而定),每年锁定复归红利和终期红利,将非保证红利转化为保证红利,提供灵活的现金流管理,同时有助于确保保单稳健增值。
4. 海外资产配置的理想工具
高净值人群购买香港保险,多出于税务筹划和资产转移的考虑。由于香港的法律体系与内地不同,保单在海外持有的资产在面临婚姻分割或债务诉讼时,更难以被追偿,从而有效保全资产。
5. 身故保险金灵活分配
香港保险允许客户自由选择身故保险金的支付方式,如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有效防止受益人挥霍理赔款。
6. 保单可拆分,被保人可无限次转换
香港保单支持无限次变更投保人和受保人,可以预设后备投保人和受保人,一份保单可分拆成多份,实现全家共享。
7. 多币种资产转换配置
在人民币贬值趋势下,香港保险支持9种货币的自由转换,包括美元、人民币、英镑等,有利于全球多元资产布局,规避汇率风险,最大化客户利益。
总结: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香港保险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选择,不仅为国内中高产阶级提供了稳定的财富增长途径,还为他们未来的安全感和保障提供了更多可能。明智的资产配置策略对财富的保值增值和家族财富的长远规划至关重要,因此,提前规划是必要的。